中国医械企业56亿收购美国公司

发布日期:2017-11-28 浏览次数:198

在医疗领域,中国民企海外并购的出手频率相当之高。

56亿元人民币!不久前,山东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威高集团完成了收购美国爱琅公司(Argon)协议的签订,其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开始逐渐显山露水。

动辄几十亿的收购,是中国民企对美国医疗产业投资的一个缩影。

一边是国际巨头从未停止抢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脚步,一边是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依托海外并购,引进先进技术,尝试敲开海外市场的大门。

去国外收购优质资产,对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而言,是技术突围的途径之一。

收购一举两得

被威高相中的爱琅是一个怎样的企业?这家美国医疗器材公司成立于1972年,2016年净收入2.25亿美元,核心产品有穿刺活检产品、血管介入类产品和引流导管。

斥巨资收购,威高到底图什么?从并购目的看,威高一面是寄希望于给其国内市场带来更好增长。威高称,将借助其现有销售及市场推广网络,将爱琅业务扩展至国内的二、三线城市。

另一方面,威高也计划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此次收购自然是其海外扩展策略的关键一步,并被威高视为未来海外扩展的“核心平台之一”。

毕竟,在欧美市场,爱琅有着较大销售网络,而且显然更了解美国医疗产品审批流程。这在威高看来,都有利于其产品在海外的推广扩张,规划全球拓展布局。

爱琅此前收购过爱德华生命科学旗下业务,后者以心血管业务著称。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资趋势上,心血管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威高方面称,其一直在物色机遇,希望增加来自优质、高壁垒、高利润产品的收入贡献,从而进一步加强其产品组合,且增加来自国际市场的销售贡献。

这次收购对威高算得上“一举两得”。创建于1988年的威高,从生产一次性注射器的乡镇企业起步,盘子不断做大。

将爱琅收入囊中,也有助于延伸威高的产品链条。据威高工会主席苗延国透露,爱琅的医疗器材产品技术是威高看重的。

对于急需扩充高端、高质产品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而言,创新、研发、技术都是发展的关键词。通过并购路径,国内企业可以更快实现技术突围。

苗延国说,目前在威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能占到85%以上,争取到2020年,这一比例能达到90%以上。他还提到,心内耗材是目前该公司产品附加值最高的。

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从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看,目前依旧是美国居首,其也是先进医疗技术的主导者。

在美国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投资经历了几年的连续增长,不过,自去年开始,投资热情也有所降温。而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参与则愈发活跃。

此番威高56亿元人民币的收购也受到外媒的关注。彭博社的报道说,这是中国企业寻求在美国医疗领域立足的一系列交易的延续。

上述报道提到,这笔交易正值中国企业瞄准医疗业务并寻求进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之时。而且在医疗行业,政府鼓励企业推动创新,以满足当地的医疗需求。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中国企业已宣布的在美医疗领域交易达到43亿美元,是2016年同期的2倍多。中国的三胞集团6月份表示,在以8.2亿美元收购Valeant旗下业务之后,还计划通过更多的收购以获取先进技术。

武汉的人福医药6月份同意以约6.05亿美元收购美国的RiteDose公司。此外,上海的复星医药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印度制药公司Gland Pharma Ltd. 74%股权,后者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此次收购可以让复星获得进入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的机会。

复星这笔中国本土药企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受到较大关注,这也并非是其首次海外并购。复星医药已经位列海外医疗投资的榜首,并购成绩亮眼。

“复星医药国际化战略的核心,是最终可以进入欧美、日本等市场,此次并购对未来进入印度市场,进而进入全球市场十分关键。”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说,未来会继续选择美国、以色列当地优秀企业进行并购。

技术是关键

中国企业在美国医疗行业的并购数量及金额不断呈上升趋势,民营企业则是主体。

“出海”并购的战略目标也日益明确——扩充产品种类,获取先进技术,增强研发能力。

毕竟,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排名前十中,主要仍由美国公司领衔,包括美敦力、强生等巨头企业。

说起美敦力,威高与其也颇有渊源。与美敦力的5年合作,让威高的骨科业务受益颇多。

以髋关节(股骨头)产品为例,“陶瓷髋关节(股骨头)产品只有美国的美敦力和威高有。我们也是原来学得它的技术。”苗延国对经济导报记者说,美敦力和威高合作了5年后分开了,不过,“技术我们也学到了。”

据苗延国介绍说,“陶瓷髋关节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恒温。以往用钛合金材料,走了一个半小时后,会发现局部温度升高,而陶瓷则没有这个问题。”

先进技术的引进,令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一直以来,在高端产品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是这个行业客观现实。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7)》,截至2016年底,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15343家。

从这份医疗器械蓝皮书梳理的行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过去几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很快,但是从行业总体发展来看,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生产企业平均规模偏小、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医院市场有障碍。

如今,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在为产业创新敞开大门。就在上月,《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印发。

上述意见提出,要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支持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