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医学发展大会|谢承润:提升医药新质生产力需从源头创新发力

发布日期:2024-04-22 浏览次数:54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
0个在招职位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业务覆盖医药研发平台、智能化生产和强大销售体系全产业链。产品包括多种生物药和化学药,在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处于优势地位。   公司于200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3年入选MSCI全球标准指数之中国指数成分股;2018年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2019年入选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2020年入选恒生沪深港通生物科技50指数成分股、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中国生物制药连续五年荣登美国权威杂志《制药经理人》发布的“全球制药企业TOP50”,连续三年获评《福布斯》(亚洲)“亚太最佳公司50强”。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企业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连云港、青岛等地,拥有多个药品生产基地。公司成立至今,持续取得卓越成就和稳健发展,核心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均多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   公司以仿制为基石,向创新全面转型,创新药驱动增长,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内研管线驱动创新转型,不断提升技术平台;在顶尖科学团队带领下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抢占国际前沿赛道。   中国生物制药将秉承“健康科技,温暖更多生命”的使命,专注创新,服务病患,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望与有识之士共享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成果,鼎力合作、共赢未来!

4月20-21日,以“构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旨在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以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曾益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董事长、北京泰德制药董事长谢承润应邀出席大会,并在20日下午的分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在大会上作《构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主旨报告。王辰指出,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人民福祉,具有重大意义。医学教育是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亟待树立正确观念,明澈学理,正本清源。现代医学已经发生了从单病到共病、从疾病到健康、从当下到长远、从个体到群体的转化。医疗工作需要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 再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化,医学应全面加强与理学、工学、社科和人文的交融。

在明晰概念的基础上,王辰提出,新医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改革医学教育构建现代医学体系,改善医学卫生实践。他还提出多项具体建议措施,如医学专业招生要适量、限量、减量;实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注重胜任力培养,建立多学科融通式的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与医学教育有机结合等。

在4月20日下午的临床医学专题论坛上,谢承润应邀作《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蓬勃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主题发言。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政府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并且首次将创新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此为契机,我国创新药行业将迎来全面复苏和加速发展。

在谢承润看来,提升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从源头创新发力,未来的一大突破口可能在于世界级医药企业的培育。中国需要培育出几家世界级医药企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与欧美巨头竞争,也可以带动更多的产业链企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对我国医药行业来说,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是长期受制于人的根本原因。产学研融合协同机制缺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制约我们原始创新的重要因素。谢承润认为,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融合协同发展,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携手合作,共赢发展。

120余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两院院士,院内外科研基地平台负责人及骨干代表、医学卫生健康领域相关专家学者等8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在4月20日下午的药学分论坛上,正大天晴副总裁赵伟以《新形势下中国医药创新发展》为题,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公司研发创新进展。

4月21日上午,大会还发布了《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和《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展示我国医学科技研究的成绩与成就。

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