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博士后(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职位描述
根据学科建设和科研需要,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若干名。具体情况如下:
一、学院介绍
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学科带头人陈思平教授的带领下发展迅速,先后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2006年)、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2011年)、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2011年),生物医学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15年),并于2012年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学院专业实验室面积合计3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共70余项,研究经费合计9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32项。根据深圳大学整体部署和学科规划,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将会整体进驻西丽校区,拥有2万平米建筑面积的专业大楼,教职人员总体规划达到100人,其中专职教研人员80余人。
二、培养方式
博士后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工作期间根据研究成果,可申请到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访问学习。学院与美国NIH、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长期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三、研究方向
博士后将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为导向,可自由选择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各相关研究方向。
(1)医学超声:在学术带头人陈思平教授带领下,凝聚了一批来自国内外的中青年科研骨干。目前医学超声团队有10余名研究人员,于2011年分别组建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00余万元。同时,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紧密,可招收企业工作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有:超声成像技术、医用超声换能器、超声联合微泡分子诊疗等。
(2)医学图像处理:在学术带头人汪天富教授的带领下,凝聚了一批来自国内外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其中教授2人(其中包括中组部千人1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团队还包括在读研究生近30名。团队成员组成合理,在医学成像技术方面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尤其在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医学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具备坚实的工作基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超声,机器学习及应用,影像技术与图像处理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等。团队取得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际国内专利,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市的科技奖项。团队承担国家、省、部及市级课题30多项,并在IEEETMI、Medical Image Analysis、Radiology、Human BrainMapping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团队设备先进,拥有价值200万元的医学信息高性能刀片式计算工作站,以及并行计算集群系统等相关软硬件设备。
(3)神经影像:973首席科学家谭力海教授团队,主要从事基于神经影像技术的人脑处理语言的区域进行精准定位;以人脑语言功能区(特别是汉语言相关)为向导的脑疾病患者个体化颅脑手术入路范式设计与研究;基于基因、脑、行为等多层面的中文失读症和汉语口吃患者研究,探寻我国国民语言障碍的特定脑功能异常模式和基因表达;正常成年人大脑的高度可塑性研究;多模态神经影像数据分析与建模;神经工程、脑机接口等。
(4)体外诊断:深圳大学张会生教授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产学研、深圳市重大产业攻关等项目20项,合计经费1500万,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生化分析、电解质分析等方法与系统研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领域包括:分子诊断关键技术(数字PCR、第三代基因测序)研究;POCT型体外诊断仪器新型技术(微流控、量子点荧光)研究;有机晶体管、光电管的制备与光谱表征;有机半导体电荷传输特性;生物医学、化学传感器;微型化体外诊断芯片以及微流控技术等。
(5)医疗电子与康复工程:长期从事医疗电子技术与康复工程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致力于医工结合,与省内多家医疗器械公司和医院开展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医疗电子及嵌入式技术;多模信息的康复评估、康复机器人与脑机接口、超声图像分析和模式识别、呼吸功能检测与康复、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运动功能评测与康复、言语评测与矫治、听觉评测与康复、个性化和可穿戴康复辅具和计算机辅助康复评定等。
(6)生命信息监测:已经建立心电、脑电、血压、呼吸气体、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等生命信息测量系统和平台,适合血液循环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该方向已有20多年的研究积累,主导完成国内第一个呼吸气体测量技术及产品应用,主导完成呼吸功能监测技术及产品应用,主导完成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标准8项,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5项授权,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基于上述完整生命信息监测的数据挖掘、综合分析、生理状态分析、疾病综合诊断等研究。
(7)分子影像与纳米医学:在学术带头人陈小元教授的带领下,凝聚了一批来自海外的青年科研骨干,其中客座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致力于分子影像和纳米医学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团队承担国家、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包括深圳市孔雀计划1项,国家面上1项,青年3项,博新计划1项(深圳大学仅2项,全国200项)。在成立短短时间内,已发表高水平SCI文章16篇,其中JCR1区15篇,包括1篇Chem.Soc. Rev. (IF34.09),4篇Adv. Mater. (IF18.96),4篇ACS Nano (IF13.33),1篇Adv.Drug Deliver. Rev.(IF15.6),2篇文章被为Adv. Mater.选为封面,1篇文章被Nanoscale选为封面。
各方向详细信息可参考网站:http://bme.szu.edu.cn/
四、招聘条件
(1)具有或即将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生物、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生物、化学、材料、药学和医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博士期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篇以上;
(3)在所需的研究方向上有较强的研究经验和动手能力,并有较强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
(4)事业心强,身体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必须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五、待遇
深圳市、学校、导师共同提供的津贴和补贴25-30万/年(税后),课题组协助优秀博士后申请珠江人才计划(博士后项目,海外博士)和博新计划(博士后项目、国内博士),获批者可获得60万/两年的资助。导师另外对重要成果进行奖励。按照社保规定购买“五险一金”,并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优秀出站者将有机会留校任教。
具体待遇如下:
1.深圳市待遇:按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博士后考核与津贴发放标准,12万元/年(免税)。
2.深圳大学待遇:
(1)8.4万元/年基本待遇,按月发放;
(2)未享受政策性住房福利待遇的博士后,可获得同等中级职称的住房补贴,每月发放2240元房补;
(3)科研奖励: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者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后,深圳大学按规定给予科研奖励或配套资助,发表高水平论文有每篇1-3万的科研奖励;
(4)符合学校人事部门政策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申请转为教师。
3.合作导师科研津贴:根据合作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合作导师将给予不低于2000元/月的科研津贴。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资助。
5.博士后人员进站,学校为在站博士后提供生活公寓,并在条件允许时,提供附带基本生活设施,可自愿选择落户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其子女入托、入学的有关事宜,参照深圳大学教职工办理。
6.每月200元误餐补贴,每年发放10个月,并有400元体育经费。
发展前景:
1)出站后业绩突出者可优先推荐留深圳大学工作;
2)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圳工作可申请30万元RMB科研启动经费;
3)出站在深圳市工作,符合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以获得160万RMB的住房补贴(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为准);
4)按照深圳市有关规定,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并论文达到要求的博士(博士后)留深工作可申请160-300万的购房补贴和200-500万科研启动经费。
六、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简历命名方式:姓名-毕业院校-拟应聘研究方向(或合作导师姓名),请务必按照标准命名。
(2)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a)个人简历;b)博士后工作设想;c)学位证明复印件;d)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复印件;e)博士导师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推荐信。
七、联系人
陈老师(chenww@szu.edu.cn)
企业简介
深圳大学于200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同年成立深圳大学医学院。2013年4月,为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推动深圳大学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学校组建了深圳大学医学部。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管又飞教授担任医学部主任,全国著名临床肿瘤学专家、中国肿瘤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医学院院长姜文奇教授兼任副主任,医学院党委书记谢苗兼任医学部副主任。
医学部以高端、精英、超前、精湛为办学理念,以小规模、研究型、精英化为建设原则,现有4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医学工程),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医学部约6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包括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三院院士,双聘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深圳大学特聘教授,鹏城学者,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公共卫生专业和基础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专家等杰出、知名学者。医学部积极探索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1(理工学基础、医学预科)+5(医学本科)+4(硕博连读)十年制精英式医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面大力推行教学改革,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结合PBL教学模式;实施双导师制(即每名学生入学后均有一名科研导师与一名临床导师);并推行三早教学理念,即早期接触实践、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医疗器械专业采用学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学部积极拓展外部办学空间,与国际医学教育模式接轨,现正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联合构建临床医学博士培养体系,并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医学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医学部在努力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同时,大力提升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并大力打造肿瘤、代谢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肾脏疾病和再生医学等重大疾病方向和前沿学科优势科研团队。现拥有深圳大学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变态反应分室等多个重点研究平台。2012年学部共获得各类项目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广东省科研项目7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18项,合同经费共计3357.88万元。医学部大力提倡和支持转化医学研究,部分成果实现产业化,其中,生化工程中心的重组人心钠肽(rhANP)项目在2012年底已与生产企业签署了产业化合同,合同总标的为4300万元。医学部在深圳大学后海校区起步,已规划建设的医学部校区位于西丽大学城,规划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直属附属学府医院毗邻医学部新校区,与医学部同步建设,其建设目标是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综合型、高端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深圳大学医学部将秉承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为建设一流医学院校而努力奋进!
广东相关职位: 市场推广经理 医药信息沟通经理(广州) 副总经理 质量管理部部长 固体车间主任 设备管理员 质量负责人 商采总监 采购经理 工艺员
热门区域招聘: 重庆 北京 上海 浙江 江苏 广东 山东 湖南 安徽 河北
广东招聘企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奥博药业有限公司 广州肯爱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珠海柯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华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联合亚太食品药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联合亚太食品药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职位发布日期: 201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