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推荐
- 珍格医疗-临床销售 15001-20000
- 地奥制药-医药代表 6001-8000
- 普利德医疗-医疗设备销售经理 面议
- 大唐-兼职招商经理 面议
- 景德中药-直营经理 6001-8000
- 安邦医药-省区招商经理 8001-10000
- 恒瑞医药-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6001-8000
- 黄河中药-学术讲师 8001-10000
发布日期:2017-05-26 浏览次数:182
曾有朋友留言:我从小时候跟我妈去医院上班就听说了医改,而如今我已经是主治了。很多医生朋友都有这个感觉,医改这个词,贯穿了整个职业生涯啊?改了很久的样子?
是的,没错。
1985年被称作中国的医改元年,通常讨论医改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然而,“什么是医改”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藏在元年之前,那么,1985年之前中国的医疗是怎样一种形态呢?
我们的目光回到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指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自从有了这个指示,卫生部开始从城市的卫生系统抽调人力,组成卫生服务队,下到农村去提供医疗服务。
但是,这样依然解决不了医疗服务匮乏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卫生事业人力不足。事实上,当时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卫生资源无法满足全国人民的卫生需求。好在,当时的一项措施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培养“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的诞生
话说,当开始有了“赤脚医生”这个定义以后,许多医疗队在当地找到一些素质较高、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农民,并且对他们进行了短期的培训,这就是最早的赤脚医生。
用现在的眼光,这些赤脚医生根本算不得医生,甚至连专科的医学生水准都不如,只是一批受过短期训练的农民。
但是,在当时,这些人负责了中国整整一代人的农村基层医疗保障,并且取得了很显著的改善。
正如1965年《中央转批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所指出的:
“大力为农村培养医药卫生人员。争取在五到十年内,为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培养质量较好的,不脱产的卫生人员。”
赤脚医生的兴起
从1966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大量的赤脚医生被培训出来。到了1980年的时候,全国有赤脚医生的生产大队有65万多个,占全国生产大队总数的93.7%。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赤脚医生的普及率是非常之高的。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赤脚医生”制度的存在呢?
单纯从专业技术角度看,赤脚医生当然存在缺陷。当时推行的所谓“三土四自”意思是:土医、土药、土办法,自种、自采、自制、自用。
赤脚医生普遍使用了中草药和针灸这类诊疗技术,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些医疗服务当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在当时却是解决问题的不二选择,因为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医疗成本。
同时,赤脚医生的收入也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那么这些赤脚医生的收入从哪里来呢?请注意刚才提到的1965年的那份文件,其中“不脱产”三个字就是答案。
赤脚医生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医学训练,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医生,他们同样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靠挣工分过日子。事实上医疗活动只是赤脚医生的副业,而这个副业也是靠工分来体现价值的。
正是因为这种形式,赤脚医生和农民既是乡里乡亲、大部分沾亲带故,又都是生产队的劳动者,同时还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可以说是休戚与共,所以赤脚医生的巨大优势就是“养得起、留得住、用得动”。
在当时经济基础上,这样一种模式运转良好。谈起现在的医疗,我们会时常见到这样一句话:中国有世界罕见的大规模跨地区就医现象。事实上,患者的高流动是造成医疗花费大幅提高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在赤脚医生时代,这个问题并没有出现,至于其原因,身为医务人员的你通过上面的讨论,肯定想得比本文作者清楚,在此就不做过多讨论。
赤脚医生所提供的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服务,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正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指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赤脚医生制度之所以得以良好的运行,正是因为它和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相协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体系良好解决方案。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体系的崩溃呢?
赤脚医生制度的崩溃
是否还记得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的18位农民签下了那份著名的保证书。从此“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登上了历史舞台,1980年小平同志肯定了小岗村的做法,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得到巩固和推广。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农村改革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体系没跟上节奏。赤脚医生没有了工分也就没了动力,这个曾经运转良好的体系,日薄西山了。1985年,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赤脚医生名称,这一制度成为了历史。这一年也正是“医改元年”。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医疗体系的是否运转良好,要看它是否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相符合。
而自1985年来,计划经济已经转型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这期间所进行的一切尝试,都是在构建能够与之相符的医疗体系。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看清如今所进行的医改要做的事情。历史不能给我们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但是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所处的时代。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