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收27亿 威高这个业务板块或上市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次数:359

来源: 赛柏蓝器械

继威高骨科今年6月于科创板挂牌上市后,威高集团旗下血液净化大军再度发起IPO之战,国产血透正在加速追赶。

血液净化利润几何?

近日,据36氪报道,威高血液净化拟于2022年冲刺港股IPO,目前正启动Pre-IPO融资,拟募资10-15亿元人民币。2021年初,威高血净曾在山东证监局备案,并接受华泰证券的上市辅导,时隔一年后,公司策略转为H+A股两地上市。

据公司官网介绍,威高血液净化成立于2004年,专注血液净化领域,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透析服务三大业务,拥有员工约5100人,服务国内5000多家客户。透析产品方面包括血液透析机、透析器、血滤器、透析管路、动静脉穿刺针、透析液(粉)、血浆分离器等;透析治疗服务方面,在全国布局60余家血透中心和肾病医院。

据威高股份披露,威高血液净化2018年-2020年收入依次为17.74亿元、22.96亿元和27.15亿元,净利润依次为0.64亿、1.86亿和0.66亿元。其中,2020年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建设新产能而计提费用。

据了解,在血液透析机和透析器领域,威高血液净化的体量、市占率在国产企业中具备一定优势,产品能力也可与费森尤斯等外企竞争。2010年和2012年,威高血净分别与日机装(日本透析装置市占率第一的企业)、泰尔茂成立合资公司,涉足血液透析机和腹膜透析的业务。

此前,威高股份子公司威高骨科于今年6月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引发高度关注。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威高骨科实现营收分别为12.11亿元、15.74亿元和18.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4.42亿元和5.58亿元。

据威高骨科披露,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毛利率为81.8%。目前,公司产品全面覆盖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脊柱、创伤和关节等细分领域,未来将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进口品牌占比80%,如何突围?

据了解,目前,中国血液透析产业主要竞争者包括威高血液净化、宝莱特、三鑫医疗、健帆生物、山外山等。

今年11月,山外山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拟募集资金12.47亿元,用于血液净化设备及高值耗材产业化项目、血液净化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升级与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四个方面。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其营收总额分别为1.14亿元、1.42亿元、2.54亿元、1.3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54.06万元、-3493.33万元、1833.41万元、340.56万元。前期亏损主因为公司业务发展、产品研发、连锁血液透析中心培育等方面持续投入。

目前,山外山的主要营收来源为血液净化设备,2021年上半年占比60.01%,毛利率54.35%。血透耗材方面主要经销其他品牌产品。

此外,宝莱特公司2021也计划通过定增募集不超过5.4亿元资金,用以建设宝莱特血液净化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营销网络及信息化。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数据显示,至2020年,全球透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820亿欧元(约等于5948亿人民币),年均增长率约为4%左右。到2021年,透析市场规模会继续增长至830亿至850亿欧元左右。

2020年国内血液透析市场规模达548亿元左右,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将增长至700亿元。

目前,中国血液透析市场整体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导。据蛋壳研究院数据,费森尤斯、贝朗、日机装、百特等进口品牌销量在中国血液透析机市场中占比约80%。血透器市场格局与血液透析机相类似。

耗材方面,血透管路领域已经实现国产与进口已实现平分市场的局面,血透粉液方面,基本实现国产替代,进口产品占比仅为10%左右。

据了解,患者进入规律性透析阶段后,每周约需进行2-3次血透,单次用时约4小时。国内进行单次血透的费用在400-600元不等,除服务收费外,包括透析器、透析管路、穿刺针等耗材。

此前,相关费用尚未纳入医保支付范畴,透析对于许多患者而言,经济压力非常大。2008年血液透析纳入医保后,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医保类型,各地对于血液透析的报销比例约在70%-90%区间内,医保支付限额或报销比例也在陆续提高。

近年来,基层医疗机构透析设备逐渐普及,此外,独立血液透析中心也逐渐铺开,患者的常规透析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但现阶段,我国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比例还比较低。根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统计资料,2016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为44.7万人,2019年底已达63.3万人,年均符合增长率达12%。与此同时,我国新增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也在迅速增长,从2016年至2019年底,新增患者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1%左右。

山外山招股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将突破300万人,接受治疗患者的比率不到20%。而患者透析治疗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37%,发达国家的平均治疗率为75%。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存量透析治疗需求还远未被满足。对于国产企业来说,掌握核心技术,满足实际临床需求,进一步打开市场,都十分重要。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推荐
  • 齐鲁两款1类新药来势汹汹 剑指1000亿市场
    近日,齐鲁制药有2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引进的VB4-845注射液及国产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齐鲁制药已有2款2类改良型新药获批上市,3款创新药申请临床,其中2款已获批临床。
    2021-03-22
  • 杨森Ponvory获FDA批准上市 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
    3月19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了Ponvory(ponesimod),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特异性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1)调节剂,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MS)成人患者,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疾病。Ponvory在降低年化复发率方面的疗效优于已确立的口服治疗,
    2021-03-22
  • 县域医药市场争夺战:未来十年 这9亿中国人用什么药
    12年前,在国内一家顶级医药集团工作的王宇(化名),借出差的机会,在企业重点布局的大城市三甲医院之外,顺便跑了跑社区卫生诊所和县级医院。
    2021-03-22
  • 逮捕医药代表 执行!
    日前,中国检察网公开了一份起诉书,内容直指两位医药代表的非法行为,因涉嫌受贿罪,被地方监察委员会留置,经研究决定对其刑事拘留,后由地方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
    2021-03-22
  • 一批药企 宣布停产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连续发布3则停产公告。
    2021-03-22

微信扫一扫

300多万优质简历

17年行业积淀

2万多家合作名企业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猎才二维码